
凝心聚力争先进 踔厉奋发谋新篇
通渭县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 柴文魁
全市检察长会议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检察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通渭县院主动对标会议要求,把抓落实作为重中之重,以“服务大局、强化监督、守护民生、做优品牌”为目标,突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在守正创新、深化提升上求实效,在检察工作现代化的实践中做出通渭检察新贡献。
在思想观念上“破冰”迈开“进”的大步
深入学习领会全国检察长会议强调的“坚持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坚持四大检察统一于法律监督宪法定位”“坚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勇于自我监督”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理念,自觉更新理念,以检察理念的变革引领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要找准民事检察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结合点,着力点,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开展精准监督;要贯彻“穿透式监督”理念,提升行政诉讼执行和行政违法行为监督能力,加强行刑反向衔接工作,织密违法行为责任追究网络;要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无障碍环境建设、公共安全、长城和红色资源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公益诉讼工作,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高质高效上“破题”致胜“新”的赛道
要始终聚焦检察办案主责主业,以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为抓手补齐工作短板、培育精品典型案事例。要深刻领会《检察机关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以及省市院本地化指标的司法价值引领,紧盯司法为民,把评价指标与管案管人结合起来,通过加强内部监管,优化案件管理,树立正确政绩观,积极引导检察人员把检察监督重点放在“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基本价值追求上来。要结合案件质量主要评价指标,切实补齐监督立案、民事抗诉、虚假诉讼等短板弱项,破解公益诉讼同质化、行政争议化解难等问题,找准工作着力点和突破点,围绕效果和效率两个重点,进一步培养检察人员精细化办案意识,注重精品案例、典型案例培育发掘,从“好”的指标中发掘“精”的案例、提炼“新”的做法、培育“优”的人才。
在堵点难点上“破局”强化“实”的作风
要加强重点工作谋划,在理论调研、实践创新课题、数字检察等重难任务中检验和锤炼工作作风。要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做到项目清、难题清、措施清,攻坚任务落实到人,确定时间表、画出路线图,挂图作战,一个项目、一个领导,一个难题、一个方案,保证攻坚破难项目按期推进,把检察工作重难任务的落实作为提能力、转作风的磨刀石和试金石。同时,进一步完善检察人员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过程跟踪,把完成重难工作与年终考核、绩效奖金分配、评先选优等相挂钩,引导全院干警知重负重,锤炼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
在品牌驱动上“破茧”鼓足“闯”的劲头
强化品牌引领,以改革添动力、创新激活力、科技增潜力,驱动检察工作提质增效。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通渭检察实践,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构建“监督精准化、办案精品化、管理精细化”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格局,努力做到检察环节矛盾多元调处化解工作体系更加完善,主动创稳的基层治理底板更加夯实,检察为民办实事更富成效,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更具影响力和权威性。要持续深入打造通渭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亮点。依托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聚焦未检融合履职,通过实施“123”品牌亮点创建工程,持续打造“通未来”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品牌,固化实践创新课题成果和精品典型案例成果,构建涉案未成年人心理测评及疏导救助、家庭教育指导新模式、多维普法宣传新模式,不断增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持续擦亮未成年人检察通渭工作品牌。
在能力素质上“破圈”汇聚“干”的活力
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提升全体检察人员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以强化检察业务能力,提升检察工作水平为核心,不断增强检察人员教育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持续开展“干警大讲堂”“传导式培训”“公诉论辩赛”等实战练兵活动,推动以听促学、以学促用,勤练履职内功。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实行“政治导师”+“业务导师”双导师机制,全力提升检察人员综合素能。坚持严管厚爱,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改进党风政风检风、推动遵规守纪践诺。坚持以激励鼓励为导向,激发检察人员干事热情。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充分调动全体检察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检察人员比学赶超,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